继2008年初国务院出台拉动内需政策至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尤其今年工业经济增长幅度更加明显加大。仅以我卧螺离心机制造行业某某公司生产销售实际情况为例便可以得到佐证。该公司2007年以前职工人数40余人,年生产离心机40多台,销售收入500万元。年底,公司从原合伙的公司剥离出来后自建占地20000平方米新厂房(注:2006年意大利籍华人投资新建厂房),于2008年中启用。当年底即生产销售离心机30余台,职工人数20人。2009年,公司顺势而上,增加了投资规模,实现生产销售离心机70余台,产值金额2500多万元,完成利税1200多万元,职工人数同步增加。今年截至7月份,公司适应市场需求,对机型略作调整,已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500万元,职工人均工资水平达到了8000-10000元/月,职工队伍发展到30余人。伴随公司销售业绩提升的还有离心机结构的不断改进和制造质量的稳步提升。
回顾与总结离心机产业日益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把这些产品与国内、国外优秀的同类产品全方位比较,正如有关资料所披露的价格之间的关系为1:2:3,即我们的离心机销售价格只有国外同类型离心机销售价格的1/3,以LW430型离心机为例,我们的销售价格约40万元人民币,国外LW430型离心机的销售价格约140多万元人民币,而且价格坚挺,其成本是国内离心机成本的4倍,利润是我们离心机利润的3—4倍,这样的离心机使用性能稳定,处理效果好已无可厚非。比较见分晓,当然,正因为我们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的滞后,才给了后续离心机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设计以巨大的上升空间,确切地说,给了离心机制造商巨大的利润上升空间。为了解决国内绝大多数离心机附加值低的矛盾关系,本卧螺离心机工程技术专家栏目根据长期切身从事国外、国内卧螺离心机结构设计和产品开发以及制造工艺管理和使用的实践,将高、中、低档次离心机如上作一比较,梳理出我们目前绝大多数离心机产品及其制造商客观存在的共性,同时,将展现高端产品的优势,供广大的离心机制造商借鉴与选择,并可提供先进完善的高端离心机成套技术及相应的技术支持。
基于上述初衷,还将为广大的离心机制造商从宏观的角度展示本产品国内的基础状况、市场格局及面临的诸多机会,希望离心机研究开发与制造商能够通盘、长远地谋划自身产品和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方案。
一 基础状况 我国七十年代由某国有企业进口卧螺离心机,对其进行测绘、仿制并被列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9年生产420型大锥角离心机,用于木糖醇加工,并于1992年制成样机,此后,相继分别在其他厂家研制开发了几个规格的卧螺离心机,被成功地应用于生产。二十多年来,我国由于经济体制转型后投资主体逐渐地从国企序列中剥离,后投资主体缺乏远见卓识和经济实力,都急功近利地生产现有的机型,即使有所改进也不过是很小局部变动诸如暂时地降低一点振动烈度和噪音,等等,整机质量即离心机的处理效果并无质地提高,终究是步人后尘,不能突破卧螺离心机技术瓶颈,如同在圆圈圈里面做游戏,追逐赛跑。
离心机的市场走势分析
从离心机的市场需求栏中的市场总剩余容量与制造商分布情况与分析栏中的目前全国卧螺离心机年产量二项指标看,离心机具有十几年需求旺盛的市场机遇,市场空间很大。
目前国内生产的百分之九十的离心机都是属于低端产品,于是,卧螺离心机制造商存在研究开发中、高端离心机的巨大空间。
三 自寻突破 我国卧螺离心机研究开发与商业化制造已经具备二十多年低端产品的产业基础,甚至,有个别的企业能够制造中档离心机;而我国离心机的需求市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节节深入,卧螺离心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同时,未知的市场也正在不断地被发掘;也是由于整体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步提升,广大的离心机用户对产品的分离即使用性能等质量要求会近乎苛刻,不再拘泥于片面地低价格采购设备的狭隘思维模式,正像现代生活的人们所追求品牌生活用品和高档轿车一样重要。所以,从这三个方面看,性能或质量低劣的卧螺离心机最终会被广大的用户甚至包括过去和现在热衷于采购低档离心机的用户所抛弃,制造这些抵挡离心机的企业也随之自生自灭,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流的离心机,一流的企业,同时,我国离心机产业经过广大制造商近三十年时间艰难地自行改进和开发,事实上已经普遍具备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主观愿望,唯独缺乏高端技术作支承,并且,政府职能部门也会在适当的时期组织技术力量,从社会的安全生产、离心机制造质量和稀有金属材料资源科学利用等多角度地指导、监管、整合卧螺离心机制造企业,届时,将有部分技术落后的企业被市场淘汰出局,而勇于探索敢于投资的制造商会捷足先登并独占卧螺离心机行业鳌头。因此,卧螺离心机制造商必须破茧看世界看未来,从危机和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公司的离心机产品认真地把脉、定位,走出依赖产品的低附加值商业竞争的怪圈,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登上顶级企业的宝座。